关于我们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王兴军/赵传志团队在《Genomics》发表野生花生资源Arachis glabrata研究成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09  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浏览次数:11
核心提示: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在《Genomics》(IF=6.205)上在线发表题为“De novo full length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Arachis glabrata provides insights into gene expression dynamics in response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的研究论文,系统解析了野生花生资源Arachis glabrata的转录组及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在《Genomics》(IF=6.205)上在线发表题为“De novo full length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Arachis glabrata provides insights into gene expression dynamics in response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的研究论文,系统解析了野生花生资源Arachis glabrata的转录组及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为野生花生A. glabrata抗病基因的挖掘利用奠定了基础。
 
  利用野生种质资源中的优异基因改良农作物,是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途径。花生是我国总产第一的油料作物。花生属有80个野生种,野生资源在经历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优良性状,具有丰富的抗逆基因,是花生抗病、抗虫、抗干旱种质创新的重要基因库。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充分发掘和利用野生花生中的有益基因资源是花生种质创新的重要突破点。A. glabrata被认为是抗病性最强的花生野生种,对叶斑病免疫,对锈病、花生斑驳病毒、青枯病和根结线虫高抗,但由于缺乏A. glabrata的基因序列信息,限制了这些优异基因的应用。
 
  该研究通过PacBio技术获得了A. glabrata的首个全长转录组,包含了10.9万多个转录本,并利用RNA-seq技术对所有转录本A. glabrata的根、茎、叶、花、果针、荚果中的表达的进行了量化,揭示了这些转录本对叶斑病、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的响应,为从A. glabrata中克隆优异基因、开发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在美国,部分A. glabrata资源已经被驯化成了牧草品种,该研究发现A. glabrata的转录本中含有30多个调控A. glabrata叶片牧草品质的关键基因,为A. glabrata牧草品质的进一步改良提供了思路。
 
  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赵传志博士和广西农科院的贺梁琼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兴军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的相关研究团队也参与了该研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1861143009)、面上项目(32072090),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GL20200123001),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2020LZGC001),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ts2019096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8GXNSFAA281079),广西野生花生种质资源圃和我院创新工程(CXGC2018E13, CXGC2016B02)的资助。
 
  原文连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888754321001221。
 
关键词: 农作物 花生 基因 生物
 

农业生物技术科普平台

电话:(010)68869850/(0535)6736261

QQ:3112742182

邮箱:media@foodmate.net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936号